日前,在领航·第四届住房租赁产业国际论坛上,ICCRA住房租赁产业研究院院长赵然表示,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国住房租赁行业走过了公租房、廉租房阶段,随着保障性租赁住房在“十四五”期间的加速推进以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的陆续上市,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租赁模式正在形成。
赵然说,以公募REITs为代表的金融工具成为推力,由多样化的市场主体所主导,这两者驱动了住房租赁中国模式的供给品质化。“十四五”期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在全国加速落地,探索形成推力金融化、主体多样化、供给品质化的住房租赁中国模式,是我国住房租赁行业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径。
赵然认为,推力金融化是中国模式的显著特征。“我国的住房租赁行业从发展伊始就与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的发展相匹配、相同步。行业整体是以‘投融建管退’的金融商业闭环来建构的。尤其是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机制的完善,以终为始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
“开发及运营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是由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多层级、广规模的特点决定的。”赵然表示,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有助于在不同的城市,针对性提供适配当地需求的产品。870万套(间)新建、改建或筹集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及后续的公募REITs发行和运营管理,离不开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尤其是市场化机构化住房租赁机构的广泛参与和分工合作。“随着新建项目的陆续开业,预计房企的比例会进一步增加。”
一方面,公募REITs等金融工具、险资信托等更着眼长投资周期的资金破解了住房租赁行业的“模式难题”,提供了护航资本。另一方面,多元的主体,尤其是保障房中心、地方城投等熟悉当地市场的主体的加入,进一步在产品设计上、运营管理上拓宽了思路。推力金融化、主体多元化,为供给品质化提供了良性循环的动力,“让品质不仅仅成为一个口号,而是一条清晰、可持续的商业路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接下来,行业会看到更多有创意的实践,租住同样能很好地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源:新华网 高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