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标准……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发力,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工厂作为绿色制造的重要环节,对贸易环节的绿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放眼全国,各地都在加速建设绿色工厂,目前全国经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2783家。今年,这项工作还将继续推进。在各地日前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低碳制造正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绿色发展成势
以物联网、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能源管理系统推动节能降耗和降本增效,无收缩胀管工艺提高了换热效率,节约了3%的铜管用量,采用全新除尘工艺实现了高效除尘与成本降低两不误,利用陶瓷蓄热进行余热回收可使热回收率达到95%……在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绿色制造”魅力凸显。该公司正是2021年度中国绿色工厂中的一家。
为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工信部自2017年起开展绿色工厂评选工作,不到5年已公布六批次绿色工厂名单,企业达2783家,平均每年增加550余家。
当前,全国正在形成绿色工厂建设的新热潮,工信部和省区市形成了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省级绿色工厂认定体系,入围的绿色工厂涉及机械制造、电子、制药、家电、化工、建材、矿业、食品、纺织等各个主要工业行业。
好戏还在后头《“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
锚定目标,多地已经行动起来。从今年各地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绿色低碳”成为高频词,不少地方已经提出具体措施推进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比如,上海提出淘汰落后产能500项,推动500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新增50家绿色制造企业;云南则要求严格执行“两高”项目清单管理制度,依法依规推动落后和低效产能退出;内蒙古强调要实施园区自备电厂、高耗能企业绿电替代,发展绿色制造,打造一批低碳园区、零碳园区。
“绿色低碳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制造企业需要坚定实现的目标。”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球来看,制造业在加快向绿色转型,中国也在精准有力地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运行,绿色工厂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
更具竞争优势
作为一家新晋的国家级绿色工厂,贵阳永青与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引入了SMT表面组装技术无铅生产线,工人通过屏幕就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节拍和生产异常信息,实现了绿色、智能与高效的统一。
这只是该企业加速升级改造的一隅。“去年我们投入上千万元对生产线设备、仓库等进行升级改造。”该公司运营发展部高级工程师王洪波介绍,公司通过改造升级大幅增强了竞争优势,获得大量新订单,今年刚开工就开始繁忙地赶制订单。“下一步,我们还将引进智慧物流车,将物料直接送到工位上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从长远来看,绿色制造不仅可以改造企业生产的技术和流程,也将通过绿色化与数字化等的融合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制造业的气质和形象。
在国际市场上,绿色产品的优势从汽车上可见一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增长1倍,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
在全球化道路上,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企业将更具优势。商务部印发的《“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贸易发展促进政策体系,并且将严格管理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指导地方培育低碳贸易双循环企业和低碳大型骨干外贸企业,加大绿色低碳贸易主体支持培育力度,加强经验复制推广。(吴力)
来源:《国际商报》第9899期: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