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商学院 > 正文
中国储能电池出口前景可期
 来源: 日期:2022-5-11 8:53:02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储能既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技术,是解决能源清洁化发展和系统稳定供应的重点。“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高速发展的储能行业将全面支持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继2021年中国蓄电池及零件出口额同比增长66.8%,创历年新高后,今年一季度,中国储能电池出口继续大幅增长,蓄电池及零件出口约99亿美元,同比增长50.1%。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储能分会筹备委员会日前发布的《2021年储能行业对外贸易发展白皮书》预测,2022年在海外需求的刺激下,中国储能电池出口额有望突破400亿美元。

蓄电池出口产品主要为锂离子蓄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一季度,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约88.6亿美元,同比增长56.9%,占蓄电池出口份额的89.7%;铅酸蓄电池出口额超8.7亿美元,占比约8.8%。

去年,中国储能电池收获了出口额327.3亿美元、同比增长66.8%的历史最好成绩。从出口市场来看,美国、德国和韩国等为中国蓄电池及零件的主要出口市场。其中,中国对美出口53.1亿美元,同比增长86.1%;对德出口36.9亿美元,同比增长129.6%;对韩出口30.8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均实现翻番增长。

《白皮书》提到,中国已明确2025年要实现累计储能装机30GW的发展目标。未来5年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转变,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的全面市场化发展,鼓励储能多元发展。今年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2022年将有更多企业推出“十四五”储能发展规划并落地,新增储能装机有望达到15GW。这些都将为储能电池出口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未来,中国储能行业发展将有哪些可能性?《白皮书》指出,多种新型储能路线或将并行发展。目前中国建设的新型储能项目80%以上都采用锂离子电池,占比最高,但中国锂资源80%依赖进口,要推动锂电池的发展,需进一步解决安全问题和资源回收问题。因此,目前国内企业及地方政府正在加大对钠电池的布局。据悉,钠电池更具快充性、安全性且成本低的优势,但循环寿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或成为未来技术突破的方向。

此外,由于储能应用场景丰富,每种场景的性能要求各不相同,有的要求功率高,有的要求容量大,而储能技术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时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多种新型储能路线并行发展将是趋势。

《白皮书》同时强调,在全球市场中,“碳足迹”或将是一个重要竞争利器。储能电池产业链碳足迹认证体系或将成为衡量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电池产品来说,碳足迹不仅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还包括上游材料生产制造、运输等各环节的碳排放汇总,贯穿电池全生命周期。这就要求如资源开采、前驱体、正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上游材料环节也必须注重碳排放的控制,建立可追溯的碳足迹,以实现整个生命周期的可追溯和可查询。(刘叶琳)


来源:《国际商报》第9950期:第03版

收藏本页

版权所有 国商联盟京ICP备13030816号 Powered by 国商联盟 ©2008-2023